具体奖项如下:
1、个人名次奖:对参加比赛获得前八名的学生颁发奖状一张及奖金,奖金奖励方式:获得一分奖励1元;奖金统一在闭幕式时以班级为单位领取,并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得分将奖金分发到学生手上。
2、团体总分名次奖:对少年甲组、青年组各取前八名的班级颁发奖状一张及奖金;在文明班评比中前三名加6分,四至六名加4分,第七第八名加3分。
3、体育道德风尚奖:全校选取八个班级颁发奖状一张,并在文明班评比中加4分。
4、破纪录奖:破台山市运动会纪录者奖励50元,破学校纪录者奖励20元。
以往的全运会,各省市自治区及其他行业团体,比较金牌、奖牌多寡,有时甚至竞争到“半块”的多少,“多”者就是“胜利”,这成为一种干事业额“引导”。由于“金牌引导”,甚至“金牌至上”,也酿出一些“看不懂”的事儿,如在“设项”、“运动员引进”、“暗中使劲”等,想方设法,全省努力奋斗。于是,出现举办省一般都为“金牌第一省”的现象。如八届全运会上海举行,获42枚金牌,居第一;第六和九届广东举行,分别获54、69.5块金牌,又居第一;十届江苏举办,获56枚金牌,占第一,同届体育大省广东获46枚,得第二;十一届山东举办,获63枚金牌,居第一。举办省为此,忙得不可开交。这次,就消除了这个“压力”,转向“全民健康”的惠民主题,将体育步入正轨了。
这个是很考验一个家长综合情商,因为孩子也想拿到奖励,也想被别人夸张。我家孩子那次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比赛,也没有拿到奖,毕竟奖励也就那么几个,一百来个孩子,不可能人人都拿奖。可是孩子哭了,这可急坏了我,后来在孩子哭了一会之后,我才和孩子聊天,我们一家三口。但是聊天要有讲究的,要有引导性,并且要符合孩子的思维方式。
1.告诉孩子这个很正常
这个时候要告诉孩子,拿不到奖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我们可能哪些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和孩子讨论是不是哪些方面我们还能改进呢?切记不要影响孩子的世界观,这个是很重要的,不要说没给老师送礼物,老师不喜欢你之类的话,这样切记不要说,哪怕是这样的情况也不要说,因为那样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2.拿自己的案例说事
告诉孩子自己小时候也经历过,后来自己通过怎么做的,参加好几次比赛还是没有拿奖,但是一次比一次好,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是因为告诉孩子,有些事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但是自己却成长了前进了,这是很重要的。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功,都能成为大企业家,舞蹈家,音乐家之类的,但是每个人都在奋斗,都在奋斗的路上努力。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样给孩子一个直白的感悟就是只要自己努力的,就会越来越好。
3.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长项
孩子与孩子交往,包括大人之间的交往都是一样,如果从单纯的利益角度来说,别人和你交往说明你有一项或者多项本领比他强,这话虽然不好听,但是很现实。我们和孩子不能这样说,得让孩子知道,你喜欢的事有兴趣的事去做得很好,那么你就是比较成功的,因为别人会认可你。当然也要告诉孩子,不要把别人的眼光看的那么重要,可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让别人对你敬佩。
4.当孩子有了成果要学会分享
只有主动愿意分享的孩子,以后才是活跃的和积极的,不光是在高年级还是社会,这种人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孩子只要在努力,又愿意帮助别人,这样即使孩子拿不到什么奖项,可是却拥有了友谊,这对孩子的来说是很珍贵的。
孩子拿不到奖,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孩子的心灵是幼小的,压的太狠会适得其反。为了孩子的未来以及孩子的性格形成,家长要做好表率,要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