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总市值为110万亿美元。
美股总市值为50万亿美元,A股的总市值为14万亿美元。
美股占全球总市值的45%,A股占全球总市值的13%,A股总市值只有美股的三分之一。
截止2020年7月24日,A股总市值为70.4万亿,但这还不是中国股票的总市值。根据港交所的数据,去年中国香港股市市值的73%为中资企业,目前中国香港股市总市值为38万亿港币,对应中资港股市值为28万亿港币,折合25.4万亿人民币。此外,在美国市场交易的中概股最新市值为1.87万亿美元,折合13万亿人民币。因此将各地股票市值加总之后,其实中国股票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109万亿人民币。
温馨提示:
①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②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4-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8月3日报道,中国A股市场在周四(8月2日)以暴跌收盘后,市值为6.09万亿美元,日本股市当日收盘市值为6.17万亿美元。世界第二、第三大股票市场的排名由此易位。美国目前仍是全球最大股票市场,总市值略高于31万亿美元。
8月4日沪深两市早盘继续低开,随后宽幅震荡,临近尾盘再度跳水。截至收盘,沪指跌0.97%,深成指跌2.03%,创业板指跌1.89%。
中国A股市场在2014年11月超过日本,此后一直稳居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总市值在2015年6月曾飙升至10万亿美元。
策略师叶尚志(LinusYip)对此表示,“未来几个月,市场可能会继续在低位徘徊,但中国股市仍有可能复苏并重回世界第二,毕竟,经济基本面仍然稳定,在短期低迷之后,增长势头将恢复。”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也是A股市场市值下滑的因素之一,在过去六个月里,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已超过8%。
日本东证股价指数(TOPIX)2018年以来虽然下跌约4%,但由于日本央行继续购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以及许多公司公布强劲的盈利增长数据,该市场仍是亚洲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
来源:观察者网
最新数据,总市值约82万亿。
截止昨日收盘,沪市主板总市值为467955亿元,深市股票总市值为356473亿元,合计82.44万亿。
答案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每个地区的经济不平等程度都有所加剧。这种不平等的加剧源于富豪阶层和中下阶层之间资本所有权的不平衡,以及相应带来的财富增长率的严重差异。其中,资产价格变化,特别是股市上涨已成为不平等程度加剧的关键驱动因素。我国正处于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股市能否成为居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资产配置途径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更好地理解股票市场与不平等性的关系,以便找到股市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应对之策。
一、股市繁荣与财富增长:贫富之忧
过去两年全球有超过540万人死于新冠病毒,而全球亿万富翁的财富却在暴增。
为应对新冠疫情所造成的经济影响,全球各国央行都采取了降息和资产购买等广泛的货币宽松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实降低了新冠疫情的经济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催生了股市超出我们想象的大幅上涨。根据国际交易所联合会(WFE)的统计数据,全球股市市值从2019年底的93万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底的105万亿美元,到2021年底进一步增长到123万亿美元。全球股市总市值除以全球GDP值而得出的“巴菲特指标”达到131%,高于一般显示过热的100%,徘徊在超过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股市繁荣和财富增长极大地惠及了全球的富人阶层,市场的狂欢成为少数人的“盛宴”。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截至2021年底,世界上前500位亿万富豪的净资产总额超过了8.4万亿美元,甚至超过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疫情暴发后,股市和金融资产的上涨帮助世界上最富有的500人的财富连续第二年增加超过1万亿美元,而全球最富有的十个人的总财富激增了逾一倍,从7000亿美元增至1.5万亿美元。
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亿万富豪不成比例地占有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前1%的人拿走了从1990 年代以来所有财富增长的38%,而底层50%的人只获得了2%。这种不平等源于上层和下层之间财富增长率的严重不平等。财富增长不平等在新冠大流行期间更加严重,事实上,过去两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亿万富豪的财富份额增长最快的两年,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美国股市表现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骑绝尘”,其市值在过去两年增长了15万亿美元,但也进一步加剧了财富不平等状况。根据美联储的最新统计数据,美国财富前百分之一的家庭拥有54%的股票市值,前百分之十的家庭拥有89%的股票市值,剩下的百分之九十的家庭仅拥有11%的股票市值(多数还是通过养老金和保险账户间接持有)。显然,那些在危机爆发时拥有大部分股票资产的富人阶层受益最大。疫情爆发以来,收入最高的1%家庭的财富增加了28%,而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家庭的净资产只增加了2.9%。目前,美国收入最高的1%的家庭总净资产为36.2万亿美元,超过了中产家庭持有的35.7万亿美元。这是自1989年美联储开始追踪该数据以来,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首次超越60%的中产。
二、股票市场与贫富差距:学术之论
股市的财富分配不均引发了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即:股市发展是否加剧了不平等现象?
经济学文献对股票市场与经济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些观点指出,股市发展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增加穷人和中产阶层的投资、工资和就业机会,通过所谓的“涓滴效应”来减少经济不平等。许多基于跨国数据的比较研究发现,股市发展和社会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处于发展初期的股市可以在短期内增加收入不平等,但从长期来看,当更大比例的人口不断涌入股市时,他们可以从股市发展和经济增长过程中获利,从而减少了收入不平等。
股市发展过程中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是,在英美等部分发达国家,过于发达的股市和“过多”的金融往往导致金融部门相对于其它产业部门的过高收入和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过高薪酬,从而加大了社会收入的不平等。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就认为,发达经济体过去十余年表现出来的收入差距加大的趋势,很大程度上与金融部门和上市公司高管通过金融手段攫取过多的金融租金有关。
另有一些观点认为,股价上涨具有直接的财富效应和资本分配机制,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对不平等的影响取决于人们所持有资产的类型。资本收益对最富有家庭的影响最大,因为他们持有更多的金融资产。在美国,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其中,头部10%的最富有家庭中三分之二的资产是股票和债券。可见,由股市推动的经济增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但也可能让富有阶层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和资本,这正是过去两年疫情期间全球贫富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尽管从金融市场的历史来看,股票市场提供了较高的平均回报,但受限于金融专业知识和投资组合分散化不足,股市中穷人和富人(特别是超级富人)的回报差异甚大。正如皮凯蒂在他的畅销书《21实际资本论》中所强调的,“越富有的人群很可能投资收益率越高”。 此前经济学家们针对北欧和印度市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许多国家的决策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一直在推动民众更大程度地参与股市,但直接参与二级市场投资的结果往往是富人变得更富,穷人变得更穷。
面对工资、收入、财富分配不平等的严重化趋势,一些研究也在试图比较股市和房市对贫富不均的影响差异。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一份研究表明,如果楼市表现好于股市,那么经济中的财富不平等程度就会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中产阶级(其投资组合中住房占比较大)的财务表现和财富增长比前10%,甚至前5%的人更好更快。而亿万富豪的财富则主要集中在公司股权上,如果股票市场的表现比楼市好,那么财富不平等程度几乎是直线上升。这就是我们在过去10年中所看到的美国不平等程度飙升的根源。与之不同,由于中产阶级房产升值以及相对较小的股市规模,欧洲的贫富分化要远低于美国。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