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涨跌幅=(现价-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00%,这个数值是负数,那么就是跌了,若是正数,就是涨了,跌了就是亏钱,涨了就是赚钱。
股票是上涨还是下跌,主要是看直接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比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盘环境的好坏、主力资金的进出、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个股的历史走势的涨跌情况、个股所属板块整体的涨跌情况等。
以每天的收盘价与前一天的收盘价相比较,来决定股票价格是涨还是跌。
在中国股市对涨跌停作出限制,因此有“涨跌停板”的说法。比如上交所或者是深交所,股票涨跌达到了10%,就是涨停或者跌停。
当天内其股价是不能再继续上涨或者下跌的,因为所有超过该涨跌幅限制的买卖单,都是无效下单,是成交不了的。
设置了涨跌停,其实也是为了保障投资者的权益,毕竟我国A股还不够成熟,暴跌暴涨是常态,若是没有涨跌幅限制,很多投资者会在暴跌的时候没有及时卖出,导致惨亏。
股票是涨还是跌,关键是供需关系在博弈,需求量大了,但是供求不够,股价自然上涨,
需求量不大,供求足够,股价自然就是下跌,因为股票成交遵循价格优先的原则,就是买的时候价高者先得,卖的时候,价低者先得。
拓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股票是股份制企业(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东)拥有公司资产和权益的凭证。上市的股票称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级市场)自由买卖。非上市的股票没有进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买卖,称非上市流通股。
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标准、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
(收盘价-开盘价)/开盘价*100%=涨跌幅 点是百分点的简称,是股票价格指数的单位。在股票交易中,大家经常挂在口头的语言,如股市上说单支股票涨了5个点是指这支股票涨了5%,例如一支股票现在是10元,涨到了10.5,即涨幅有5%,就是涨了5个点。
通常股票的每个交易日涨跌幅最高限制为10%,超过版涨跌限价的委托为无效委托。ST股涨跌为5%、另外新股上市首日涨跌为44%,其他特殊规定的涨跌幅另计权。 股市按百分比计量,5个点,就是5个百分点,5% 点指的是百分点,是按本交易日该股上涨的金额除以前一个交易日的该股收盘价乘上100 一般指涨了5%的意思,是今天的收盘价比昨天收盘价涨多少百分比的意思,股票里涨了几个点就是股价上涨幅度为多少。
拓展资料
股价是否上涨是和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相比,以涨跌和涨跌幅度来衡量。
1. 涨跌,是指股票现价和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相比涨跌金额,公式为:涨跌=股票现在价格-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
2. 涨跌幅度,是指股票现价和上一个交版易日收盘价相比的涨跌幅度,公式为权:涨跌幅度股= (股票现价-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 股票点数,即股票价格指数,是运用统计学中的指数方法编制而成的,反映股市中总体价格或某类股价变动和走势的指标。股票点数即股票价格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由于股票价格起伏无常,投资者必然面临市场价格风险。对于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而对于多种股票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胜其烦。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同时,新闻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领导人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
计算股票点数,要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
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
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
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
(1) 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 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2) 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4) 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指上证指数的点位,通常代表总体股票涨跌的百分比。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价平均数=(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扩展资料: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缺点:
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 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
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 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
有话要说...